砥礪七十載,學術啟新篇——我所舉辦建所七十周年系列學術活動
發(fā)布時間: 2024-08-23 點擊數(shù)量:6275七十年輝煌歷程,揚帆起航新時代。作為中國地震工程學科的先驅和領軍學術機構,建于1954年的我所始終肩負著推動防震減災事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的使命,不斷前行。在建所70周年之際,我所邀請世界各地的同仁,共同探討、啟迪智慧,在哈爾濱舉辦了“地震工程與智慧減災研討會暨第四屆韌性城鄉(xiāng)與防災減災論壇”“第七屆恢先地震工程青年學者國際論壇(The 7th Huixia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or Young Researchers)”和“第五屆恢先地震工程講座”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學術會議,地震工程領域17位國內外院士和近8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同聚冰城,聚焦科技前沿,探索科學真理,共謀地震工程學科發(fā)展與防災減災的未來。此外,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第18屆世界地震工程大會(18WCEE)上設立了“抗震韌性研究進展—工力所成立70周年慶”專題。
思維碰撞啟智慧,學術共話創(chuàng)未來。8月19日-22日,我所舉辦“地震工程與智慧減災研討會暨第四屆韌性城鄉(xiāng)與防災減災論壇”。中國工程院呂西林院士、杜修力院士、Billie F. SPENCER, Jr.外籍院士、日本工程院Masayoshi NAKASHIMA院士、Akira WADA院士、我所孫柏濤研究員、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黨委副書記、副校長陳蕊教授、伊朗國際地震工程和地震學研究所Mohammad H. BAZIAR所長等分別致辭。中國地震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倪岳偉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講話。我所黨委書記、所長李山有研究員主持大會開幕式。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禮立、廖振鵬、歐進萍、杜彥良、徐建、劉漢龍、邢鋒,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惠等17位國內外院士出席大會。謝禮立院士、Billie F. SPENCER, Jr.院士、Masayoshi NAKASHIMA院士作大會主旨報告,劉漢龍院士等28位知名專家作大會主題報告。大會吸引了國內外700 余位來自17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,共同探討防震減災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共謀城鄉(xiāng)韌性建設的未來。大會設1個主會場,5個專題分會場,94名專家作了精彩的分會場特邀報告,76名專家作分會場報告,精彩呈現(xiàn)了地震工程領域最新研究成果與未來發(fā)展趨勢。
科學無國界,攜手創(chuàng)未來。8月18日-21日,我所舉辦“第七屆恢先地震工程青年學者國際論壇(The 7th Huixia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or Young Researchers)”。我所副所長王濤研究員和美中基金會理事、美國堪薩斯大學李健教授共同擔任主席?;窒然饡硎麻L齊霄齋研究員、美中基金會理事長Billie F. SPENCER, Jr.教授致歡迎辭,日本工程院院士、國際地震工程協(xié)會前主席、京都大學榮譽教授Masayoshi NAKASHIMA出席了開幕式。日本工程院院士、東京工業(yè)大學榮譽教授Akira WADA和我所孫柏濤研究員等6位知名專家作了大會主旨報告。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中國、美國、日本、英國、意大利澳大利亞、伊朗、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的200余位地震工程領域專家學者,交流探討地震工程領域的最新研究。論壇設12個分會場,34位海內外專家學者作了精彩的特邀學術報告、64位專家學者作了分會場報告,為地震工程學科領域搭建起一座技術交流與友好合作橋梁。
學海為伴,共探真知。8月19日,我所舉辦“第五屆恢先地震工程講座”,邀請中國工程院歐進萍院士作題為“城市巨災韌性與智能防災減災”學術講座,50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講座。
智慧的火花,學術的共鳴。6月30日-7月5日,第18屆世界地震工程大會(18WCEE)在意大利米蘭召開,謝禮立院士被國際地震工程協(xié)會(IAEE)授予“IAEE地震工程大師”,并在大會上作大師專題報告。我所在大會上組織了“抗震韌性研究進展—工力所成立70周年慶”專場報告。副所長溫瑞智、王濤研究員分別參加國際地震工程協(xié)會國家代表大會和執(zhí)委會議。我所27人參會并作報告,提交學術論文36篇。參加了非結構構件、抗震設計與建模、結構健康監(jiān)測、地面運動和地震動輸入等專題。我所英文期刊《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》展示了近年來的成果,進一步擴大英文刊在世界地震工程界的國際影響。不僅展示了我們在地震工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,更與國際同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,進一步擴大了我所在世界地震工程界的影響力。
自建所以來,我所始終扎根于深厚的學術土壤,沁潤于“博學創(chuàng)新,嚴謹求真”的學術精神,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堅定前行。站在新的起點,開啟新的征程,我們將繼續(xù)以初心和使命為指引,在學術探索和思想碰撞中不斷進步,為防震減災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貢獻我所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