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 著 | ||||
序號 | 名 稱 | 作 者 | 出版社 | 年度 |
1 | 地震易發(fā)區(qū)既有房屋建筑抗震加固技術選編 | 孫柏濤、戴君武、王 濤、陳洪富、周中一、王嘯霆、陳相兆、楊永強、張桂欣、李吉超、陳博文、吳碧野 | 地震出版社 | 2023 |
2 | 海沃德地震情景構(gòu)建—工程影響 | 孫柏濤、陳洪富、張桂欣、陳相兆 | 地震出版社 | 2022 |
3 | 海嘯危險性分析理論與實踐 | 任葉飛、溫瑞智、王宏偉、劉 也 | 科學出版社 | 2022 |
4 | 新型雙鋼板-混凝土組合結(jié)構(gòu)創(chuàng)新、實踐與理論 | 王 濤 | 科學出版社 | 2022 |
5 | 農(nóng)村房屋抗震實用手冊 | 孫柏濤、陳洪富、周中一、張桂欣、陳相兆、王 皓 | 地震出版社 | 2022 |
6 | 建筑結(jié)構(gòu)強震觀測記錄分析與應用 | 公茂盛、左占宣、周寶峰 | 地震出版社 | 2021 |
7 | 工程地震動輸入—抗震設防到韌性提升 | 溫瑞智、冀 昆、任葉飛 | 地震出版社 | 2021 |
8 | 《中國地震烈度表》宣貫教材 | 張令心、馬 強、劉如山、孫景江、杜 軻、林均岐、 郭恩棟、陶冬旺、謝賢鑫 | 地震出版社 | 2021 |
9 | 四川九寨溝7.0級地震之工程震害 | 戴君武、孫柏濤、李山有、熊立紅、陶正如、馬 強、張令心、林均岐 | 地震出版社 | 2018 |
10 | 唐山響嘡三維場地影響臺陣強震動數(shù)據(jù)分析與處理 | 于海英、周寶峰、溫瑞智、解全才、李山有、徐 旋、周雍年、王家行、吳惟廉、孫茂斌、劉 泉、王宇歡 | 地震出版社 | 2018 |
11 | 震振震:房子為什么搖晃 | 曲 哲 | 臺海出版社 | 2018 |
12 | 強震動記錄分析與應用—蘆山Ms7.0地震為例 | 溫瑞智、任葉飛、王宏偉、冀 昆、徐培彬 | 地震出版社 | 2017 |
13 | 青海玉樹7.1級地震震害 | 孫景江、李山有、戴君武、公茂盛 | 地震出版社 | 2016 |
14 | 地震工程的概念和應用 | 張敏政 | 地震出版社 | 2015 |
15 | 2012-2013年強震動固定臺站觀測未校正加速度記錄 | 李山有、于海英 | 地震出版社 | 2015 |
16 | 中國防震減災百科全書(地震工程學) | 謝禮立、張敏政、夏敬謙 | 地震出版社 | 2014 |
17 | 結(jié)構(gòu)札記 | 曲 哲 | 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 | 2014 |
18 | 蘆山7.0級地震及余震未校正加速度記錄 | 李山有、于海英 | 地震出版社 | 2014 |
19 | 四川省蘆山“4·20”7.0級強烈地震建筑物震害圖集 | 孫柏濤、閆培雷、王明振、張昊宇、陳相兆 | 地震出版社 | 2014 |
20 | 生命線工程震害圖集 | 郭恩棟 | 地震出版社 | 2014 |
21 | 另類結(jié)構(gòu)力學進展 | 王前信 | 地震出版社 | 2013 |
22 | 2010-2011年強震動固定臺站觀測未校正加速度記錄 | 李山有、于海英 | 地震出版社 | 2012 |
23 | 工程地震學 | 袁一凡、田啟文 | 地震出版社 | 2012 |
24 | 強震動觀測技術 | 周雍年 | 地震出版社 | 2011 |
25 | 2007-2009年強震動固定臺站觀測未校正加速度記錄 | 李山有、于海英、溫瑞智 | 地震出版社 | 2011 |
26 | 地震模擬振動臺的設計與應用技術 | 黃浩華 | 地震出版社 | 2008 |
27 | 結(jié)構(gòu)力學求解中之若干謀略 | 王前信 | 地震出版社 | 2007 |
28 | 工程波導理論導論(第二版) | 廖振鵬 | 科學出版社 | 2002 |
29 | 包頭西6.4級地震震害 | 孫柏濤 | 中國科學出版社 | 2000 |
譯 著 | ||||
序號 | 名 稱 | 作 者 | 出版社 | 年度 |
1 | 地震安全建筑 | 王 濤、郭 磊、萬成霖 | 地震出版社 | 2023 |
2 | 海沃德地震情景構(gòu)建——地震危險性 | 溫瑞智、王宏偉、任葉飛 | 地震出版社 | 2023 |
3 | 結(jié)構(gòu)抗震分析 | 曲 哲 | 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 | 2020 |
4 | 海嘯詞匯 | 溫瑞智、任葉飛 | 地震出版社 | 2016 |
5 | 建筑結(jié)構(gòu)損傷控制設計 | 曲 哲 | 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 | 2014 |